2015年全球黄酮类化合物市场规模估计为4.101亿美元。类黄酮是天然存在的植物营养素,具有抗氧化特性。它们主要存在于各种植物中,是任何蔬菜、水果、谷物或花朵的颜色来源,包括胡萝卜、茶、柑橘类水果、浆果、西兰花、辣椒、南瓜、西红柿、茄子和大豆。
类黄酮在许多方面都有应用,包括功能性食品&饮料、膳食补充剂、化妆品和药品。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用作增甜剂和着色剂。它们抑制癌细胞生长,治疗胃溃疡,并具有抗菌作用,从而防止感染。
2014-2025年美国黄酮类化合物市场,按应用计(百万美元)
2015年美国市场黄酮类化合物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占比最大,按价值计算超过30%。花青素是一种主要的类黄酮,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作为着色剂的使用增加,是这一细分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虽然以天然形式摄入类黄酮更容易,但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了它们以各种功能食品的形式被利用。
花青素也是一种降糖剂,可以降低人的血糖水平。它是一种组胺阻滞剂,可以抑制过敏、心血管疾病、关节炎和胃溃疡引起的炎症。这些物业预计将推动其在未来9年的增长。
花青素、黄酮和花黄素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些常见类型。2015年,花青素在总量和价值上都占据了大部分份额。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和健康的认识导致了花青素丰富的食品和饮料的消费增加。
黄酮市场预计将在预测期内见证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众所周知,它们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和抗微生物的特性,这使它们在制药和个人护理行业很有用。
如下图所示,2015年,功能性饮料部分主导了全球类黄酮市场。同年,它的价值超过1.5亿美元。本品改善心肌代谢过程,从而抑制血栓形成。食用含黄酮饮料有助于刺激免疫系统,控制人为逆境,减少致畸致突变性致癌作用,从而增加预测期内的需求。
2015年全球黄酮类化合物市场,按用途分类(%)
由于与类黄酮的使用有关的严格规定,预计膳食补充剂部门的需求将出现低迷。此外,服用补充剂还会产生各种副作用。例如,食用补充剂可能导致大量的类黄酮摄入,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了解类黄酮的不同性质、应用和结构而进行的广泛研究预计将导致在预测期间需求的增加。许多市场参与者主要参与研发和新产品开发。预计这将增加该产品在预测期间的消费量。
对营养食品的关注和对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各种疾病的担忧,预计将推动市场在预测期内的增长。在过去的几年里,广泛的好处导致了这种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2015年,北美是最大的市场,占全球营收的35%以上。许多可预防的、与饮食有关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在北美非常普遍。这导致人们对类黄酮等膳食产品的需求增加。
2015年亚太地区的需求超过1.1亿美元,由于营养产品消费的增长,预计将出现显著增长。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口的增多以及体育运动的日益普及预计将在预测期内对该行业产生积极影响。除此之外,特别是中国和日本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预计将促进该地区的增长。
由于该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欧洲市场将以相对较慢的速度增长。糖尿病、肥胖和慢性疾病的流行可能会推动欧洲对营养功能食品和饮料的需求。本地区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预计将在预测期内增加对该产品的需求。
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开曼化学公司、Quercegen制药公司、Foodchem国际公司、INDOFINE化学公司、Extrasynthese、Toroma有机物有限公司、Pharmachem实验室公司、有机草药公司、植物化合物和Indena S.p.A。
扩张、投资、协议和合作是这些公司采用的主要增长策略。例如,2014年3月,Indena与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分销商Azelis建立了合作关系,以便在欧洲市场销售其制药和保健食品。
属性 |
细节 |
市场估计的基准年 |
2015 |
实际估算/历史市场数据 |
2014 - 2015 |
预测期 |
2016 - 2025 |
市场代表 |
2016 - 2025年营收百万美元,产量吨和复合年增长率 |
区域范围 |
北美,欧洲,亚太,中南美洲,中东和非洲 |
国家范围 |
美国,德国,中国,巴西 |
报告覆盖 |
收入预测,公司份额,竞争格局,增长因素和趋势 |
15%免费定制范围(相当于5个分析师工作日) |
如果您需要的具体市场信息不在本报告的范围内,我们将作为定制的一部分提供给您 |
本报告预测了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的收入和销量增长,并提供了2014年至2025年各细分领域的行业趋势分析。为了本研究的目的,Grand View Research根据产品、应用和地区对全球黄酮类化合物市场进行了细分:
产品展望(数量,吨;收入,百万美元,2014 - 2025年)
花青素
黄酮
花青苷
其他人
应用前景(体积,吨;收入,百万美元,2014 - 2025年)
功能性饮料
功能性食品
膳食补充剂
其他人
区域展望(量,吨;收入,百万美元,2014 - 2025年)
北美
美国
欧洲
德国
亚太地区
中国
中南美洲
巴西
中东和非洲